PG(中国)电子-官方网站

“你一个硕士还稀罕编外工作?”
欢迎进入PG电子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助力企业提升管理效率,推动新经济的发展与就业
公司动态
“你一个硕士还稀罕编外工作?”
发布时间:2025-03-19 15:56
  |  
阅读量:

  有这样一则小红书笔记,作者说4500名大学生竞争深圳坪山文体局16个编外工作。

“你一个硕士还稀罕编外工作?”(图1)

  面试名单也大有名堂,清华的本科生,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兰州大学的硕士都在抢辅助管理人员的岗位。

“你一个硕士还稀罕编外工作?”(图2)

“你一个硕士还稀罕编外工作?”(图3)

  但据不少知情网友爆料,这几个馆是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所有人进去了也没编。

“你一个硕士还稀罕编外工作?”(图4)

  “我当时是行政文秘,除了写材料和行政的事,还有其他工作要做,例如有人来参观按电梯,端茶倒水,接待人参观,查看每个楼层情况等等,太忙了,都快忙得内分泌失调了。” “到手工资七八千,如果每天打车,住的远一点的话,弄不好车费都跟工资差不多了。”

“你一个硕士还稀罕编外工作?”(图5)

  2022年,四川国土规划研究院进行了一次招聘,写的岗位信息是:“编外技术人员”“不提供事业编制”。

“你一个硕士还稀罕编外工作?”(图6)

  2023年,山东大学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发布了非事业编制管理岗位,最后两个人入选,都是来自中外名校的硕士。

“你一个硕士还稀罕编外工作?”(图7)

  虽说这个岗位要负责学生公寓思政教育、文秘、行政工作,但有大学生活经验的网友都知道,翻译一下就是宿管。

  几个月前,网友爆料,浙江某大学图书馆招劳务派遣人员,工作地点位于杭州,复试6人里挤进了2个名校硕士。

“你一个硕士还稀罕编外工作?”(图8)

  明明白白,童叟无欺,从第一刻就告诉你,我们的工作要有很强的责任感,有不小的工作压力。

  我们就是编外,无非是劳务派遣、劳务外包、临时工这些差别,但都与传闻中的过渡考公、提前占位有一定差异。

“你一个硕士还稀罕编外工作?”(图9)

  最近兰州大学宣布,2024年在校研究生总量首次超过本科生总量。其实早在2019年兰大研究生年度招生人数超过了本科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倒挂更夸张,2023年有9763名研究生与1966名本科生入学。

  倒也未必,很多欧美亚洲的顶级高校也没有出现本硕倒挂现象,而且好的研究型大学的定义范围也蛮宽泛的。

“你一个硕士还稀罕编外工作?”(图10)

  数据上来说,我们人口中研究生占比尚不足1%,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美国就有6%以上。

  一度被称考研刺客的西京学院,在2020年招收230人左右的研究生,而最近两年招生人数来到320人。

“你一个硕士还稀罕编外工作?”(图11)

  言言以复旦文科硕士的身份去应聘私企文案策划,对方面试时拒绝了她,理由是她本该去更好的地方。

  他们算友善的,而两个文旅连面试机会都不给她,明明自己是文物与博物PG电子游戏 PG电子官网馆专业,各项条件都很符合啊。

  以前,她希望薪资达到七八千;现在,帖子里写,在南京,想要一份4000的工资。

  评论区不同情她了,有些转头骂她在编故事,怎么可能,复旦硕士干4000元的活。

“你一个硕士还稀罕编外工作?”(图12)

  网上爆料,快手之前招聘收到超过16万份应届生简历(并非投递次数),但只招1400人;

“你一个硕士还稀罕编外工作?”(图13)

“你一个硕士还稀罕编外工作?”(图14)

  挤破脑袋想进去的学生们可能第一关就被卡掉了,因为对方不要本硕211以下的。

“你一个硕士还稀罕编外工作?”(图15)

  文凭贬值的焦虑,催生了人们对更高学历的追逐。提升学历,实际上是在提升就业的安全感。

  “从幼儿园到考研,这一长串的升学之路就像厨房挂着的腊肉一样,多少老鼠靠这条肉过活。”

  最后,如果让我们以问题的形式回顾一下上面的场景,你都不知道经历了怎么样的残酷竞争过程。

  比如,学无止境,但人的精力有限,20岁可以卷到30岁再工作,30岁能卷到40岁吗?

“你一个硕士还稀罕编外工作?”(图16)

“你一个硕士还稀罕编外工作?”(图17)

  我们知道,准备充分的人永远都有属于自己的offer,只不过这个准备过程正变得冗长和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