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中国)电子-官方网站

人事外包分类有哪些?与劳务派遣的对比分析
欢迎进入PG电子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助力企业提升管理效率,推动新经济的发展与就业
公司动态
人事外包分类有哪些?与劳务派遣的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5-04-16 21:10
  |  
阅读量:

  专项业务外包亦可称为部分业务外包,指的是将某个人力资源职能项目的部分工作外包,其它工作仍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完成。以薪酬管理为例,这项职能模块可以细分为多个工作内容,其中薪酬的核算、发放PG电子 PG平台和社保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的扣缴等这些事务性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以进行外包。此外,外包服务商基于市场经验和渠道,能够了解到同类企业的薪酬信息,可以为企业进行薪酬结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因此,薪酬调研的工作也可以进行外包。而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薪酬结构设计属于企业的机密,与企业战略密切相关,所以,一般来说这部分工作在企业内完成。

人事外包分类有哪些?与劳务派遣的对比分析(图1)

  整体业务外包是针对专项业务而言,将人力资源某一个职能项目的全部工作都委托给专业服务商完成,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只负责与专业服务商进行沟通协调,监控外包实施,确保外包工作顺利开展的一种外包类型。适合进行整体业务外包的通常都是事务性或对企业战略不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辅助性的人力资源职能项目,例如员工关系管理、福利管理等。

  综合业务外包是专项业务外包和整体业务外包相结合的一种外包类型。它指的是人力资源职能项目的一部分工作以及部分职能项目被外包出去。与其他两种外包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更加灵活,现阶段也更受企业的欢迎。同时,这种外包不仅可以委托给一家专业服务商完成,还可以根据各个服务商优势的不同将不同职能工作外包给不同的几家服务商,这样有利于企业尽可能地降低外包风险,提升外包绩效。

  (1)人事外包面临的政策约束较小。人力资源外包不会面临“三性”岗位的限制,也不占用用工单位的人员编制。

  (2)人事外包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用工风险。专业的人力资源外包强调“吃专业饭”而非“吃政策饭”。在人力资源外包中,人力机构输出专业化的全流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其收取的服务费用也相对较高,利润相对有保障,而不必像部分劳务派遣机构那样,通过低价恶性竞争获得市场并通过压缩劳动力成本获取利润。这就使得用工企业面临的用工风险相对较小,而即便出现用工风险,人力机构也能够作为劳动者的雇主独立承担风险。

  (3)通过专业化分工帮助用工企业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难题,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人力机构通过提供全流程、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为用工企业解决招聘难、管理难、业务波峰波谷用工需求多变等方面的痛点。用工企业也能通过购买专业化服务,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有效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这一点对于新经济企业尤其重要。依托于人力机构强大的招聘能力、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架构和专业的管理输出,新经济企业可以快速占领市场并确保业务正常开展。

  以上梳理了人事外包的类型及其与劳务派遣相比的优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行业知识栏目。

  本文由作者2200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招商证券-公司研究报告-业绩稳健、估值弹性大依托招商局打造一流投行-250414(23页).pdf

  生猪行业深度:驱动因素、行业现状、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50414(40页).pdf

  机械设备行业:传动&支承关键部件人形机器人带来增量空间-250407(29页).pdf

  房地产行业“好房子”系列报告一:新标准新需求新模式-250414(17页).pdf

  博安生物-港股公司PG电子游戏 PG电子官网研究报告-生物类似药稳健出海步入创新抗体新纪元-250411(28页).pdf

  信达生物-港股公司研究报告-肿瘤、代谢、自免、眼科四象并驱的全球化Biopharma-250413(64页).pdf

  建筑材料行业日涂出海研究与复盘:创新驱动发展出海涂绘全球-250414(29页).pdf

  养老保险行业体系研究(六):海外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历史实践与经验启示-250414(33页).pdf

  斯坦福大学: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AI Index)报告(英文版)(456页).pdf

  阿里云:2025年AI应用&AI Agent开发新范式(78页).pdf

  财经M平方:2025关于川普关税冲击最完整的报告(繁体版)(41页).pdf

  北京大学:2025年DeepSeek与新媒体运营报告(121页).pdf

  中国信通院&苏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2025“机器人+人工智能”工业应用研究报告(37页).pdf

  赛迪:2025“十五五”时期我国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2页).pdf

  IBM:2025年AI时代的行业转型:十大行业如何借助AI重塑商业格局研究报告(48页).pdf

  本末电碳:2025深度解析:美国新关税政策如何冲击中国新能源产业(22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