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修订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及相关政策以“规范用工行为、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为核心,重点围绕用工比例、岗位范围、权益保障、违法处罚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整,以下是关键要点梳理:
企业使用派遣工的比例不得超过员工总数的10%。超限企业需在3年过渡期(2025年4月-2026年12月)内整改,整改期间禁止新增派遣用工;违规企业将按每人5000元罚款。例如,500人规模的企业最多仅能使用50名派遣工。
以“外包”名义实际执行派遣的行为被直接认定为违法,企业若通过“外包”规避派遣监管,将面临法律追责。
派遣工与正式工需实现工资、绩效、福利“三维对标”(包括年终奖、餐补、交通补PG电子 PG平台贴等),企业需每季度公示薪酬分配方案及对照表,违者纳入“劳动保障失信黑名单”。
跨地区派遣的社保按用工单位所在地标准缴纳(如北京公司派员工至深圳工作,需按深圳标准缴社保);
工伤由派遣单位承担,用工单位需配合调查;未足额缴纳社保的,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连带补缴并加付滞纳金。
连续工作满2年的派遣工可申请转为正式员工,企业需建立转聘机制;拒转正需书面说明理由,否则可申请仲裁。
派遣工劳动仲裁优先处理,缩短维权周期;专项行动期间(2025年4月18日-7月31日),拨打12333或登录人社部“根治欠薪平台”,7日内必回复。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需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行政许可,无证不得开展业务;注册资本从50万元提升PG电子 PG平台至200万元,并需具备固定经营场所、合规管理制度等。
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对违法行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最高可罚款5万元,情节严重者吊销许可证;涉及工伤、欠薪等问题时,双方需共同承担补缴、赔偿责任。
企业应对:2025年4-6月完成用工自查并制定调整方案(如转正、合法外包等);2025年7月-2026年12月分阶段消化超比例派遣工;2027年1月起建立长效合规机制(如引入AI监测平台)。
劳动者应对:核对合同条款(明确岗位、薪资),留存工资条、加班记录等证据,主动关注转正机会;若遇“假外包”,可通过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据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