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廉政监督机制,推动党纪监督贯穿工作全过程。
一是大力引进人才,落实公开考试招聘选拨制度。2024年,我市面向社会公开考试招聘到岗135人,赴高校参加“双选会”招聘到岗209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安排就业5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和地方公费师范生安排就业88人,招募“三支一扶”人员22人,中职、初中服务期满特岗教师考核转岗26人,退役军人安置事业单位8人。二是加强人才队伍管理,用好用活人才。做好2023年全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备案。组织开展2024年横州市事业单位岗位竞聘工作,涉及391个单位3355人。完成新聘人员初次岗位认定,涉及471人。三是做好人才评选推荐工作,激励干部担当作为。2024年,全市企事业单位共1833人申报职称重新确认职称证书2人;职称资格核验2人。四是加大人才政策宣传力度,兑现发放人才待遇。到六景园区组织50多家规上企业开展“邕江计划”四个专项政策宣讲活动,做好南方茶厂等企业申报“邕江计划”领军人才项目审核推送工作。2024年,已完成审核太阳纸业有限公司9名青年人才生活补助申请材料。
一是统筹做好就业服务,持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累计收集发布525家用人单位3.05万个招聘岗位信息;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金秋招聘月”等“10+N”公共就业服务线万个,帮助农村劳动力新增就业10326人,采取“点对点”免费专车有序输送297名农民工赴粤返岗复工。扎实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2024年度实名登记高校毕业生2750人,已就业2507人。二是强化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用工推荐入职671人;组织162家本地企业参加招聘会26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948人。2024年共2家院校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20人。三是精准实施职业培训,提高务工农民劳动技能。开展茉莉花茶制作劳务品牌培育+就业+产业联动探索,配合南宁市培鉴中心申请将“横州茉莉花茶制作”纳入专项职业能力项目,目前已完成立项审议流程;协助开展2024年自治区“八桂系列”劳务品牌建设工作,横县南方茶厂(茉莉花茶师)、广西顺来茶业有限公司(茉莉花茶师)列入2024年“八桂系列”地方特色劳务品牌龙头企业名单。2024年共开展各类职业培训50班次共1585人。四是认真组织谋划,扎实开展全链条就业服务试点工作。主动指导中标第三方欢创人力资源公司、各乡镇开展人力资源信息调查工作。
一是推进精准扩面,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全年开展政策宣传28场次,印发宣传资料10.6万余份。将全民参保任务分解到各乡(镇),纳入乡(镇)绩效考评范围。二是兜牢民生底线,按时足额发放社保待遇。三是健全工作机制,持续做好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四是强化社保卡制发,推广社保卡应用。
扎实开展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规范用人单位用工管理,2024年,为3039名劳动者追发劳动报酬3779.14万元,对2家违反劳动保障监察法律法规的企业(个人)进行行政处罚PG电子游戏 PG电子官网;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10起。积极构建劳动人事争议多元联合调解体系,将案前调解、全程调解及流动式调解相融合,多举措提高调解率;将送法入企与流动式调解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劳动争议预防效果。2024年,共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04件,审结案件206件(包括2023年转结4件)。
一是大力实施就业帮扶。通过帮扶车间、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等就业帮扶措施,2024年,全市实有就业帮扶车间30家,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288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岗2796人,其中人社部门在岗498人,乡村振兴局在岗2176人,自然资源局在岗122人;组织帮扶联系人对有就业意愿但未就业重点群体387人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对被征地农民工主动开展就业服务,组织召开平陆运河沿线的新福镇、南乡镇就业服务座谈会2场次,对518名暂未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利用“横州就业”公众号推送就业岗位信息402人次,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11人,平陆运河项目部(横州段)招聘录用被征地农民工15人,参加技能培训27人。二是开展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1131”就业帮扶工作。2024年横州市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共261人,已就业239人。三是做好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代缴工作。为符合条件的21715名缴费困难群体代缴2024年度养老保险费158.82万元。
2020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1.职业年金未记实影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足额发放。导致职业年金未能及时到账记实,影响机关事业单位新增退休人员养老金足额发放。
2.技能人才招聘难度大。我市工业基础薄弱,可选择的企业和就业岗位有限,大部分劳动力选择到发达城市就业,留守农村的劳动力不多,且大多数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不具备到企业就业的条件,导致本地企业招工较难。特别是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因当地企业的工资待遇低、企业位置偏、晋升空间较少等原因,致使部分本地企业技能人才招聘难度大。
3.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任重道远。受市场经济和疫情后等因素影响,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治理压力加大。
加强理论、业务学习;注重“日常抓,抓日常”,持续开展警示教育,抓好廉洁机关建设,进一步推动干部职工队伍的作风建设。
一是继续组织开展全链条就业服务助力农村“稳就业 防返贫”长效机制建设试点工作。指导各乡镇、各单位以及中标公司扎实推进全链条就业工作。二是建设一批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三是继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四是继续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做好就业帮扶车间、乡村公益性岗位、未就业人员就业帮扶等工作。五是持续开展平陆运河(横州段)被征地农民就业服务工作。
一是持续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二是全力推进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三是继续落实降本减负政策。四是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稳妥有序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和落实好个人养老金制度。五是常态化抓好警示教育工作,切实维护社保基金安全。
一是严格按照招聘简章做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二是继续做好应、历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档案接收等工作,重点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跟踪服务;三是根据上级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活动。
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专项检查,督促指导在建工程项目严格落实“一金七制度”。进一步加大打击挂靠承包、违法分包、转包、拖欠工程款等行为和在建工程项目“三包一靠”问题的查处力度。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重点抽查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务派遣公司、职业中介机构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深化劳资纠纷多元化处理机制,提高仲裁调解效能。